主持人:晚上好,欢迎收看《经济半小时》。今天我们继续关注塑化剂。来自国家质检总局的消息显示,台湾地区公布的受塑化剂污染的问题企业及产品名单又新增了19种产品,目前已达280家企业、948种产品,对大陆出口的问题企业由11家增为12家。针对这样的情况,各地展开了大规模排查行动,目前各地的塑化剂排查仍在继续。
为进一步保障公共安全,卫生部6月1日发布了2011年第16号公告,将DEHP等17类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列入第六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黑名单,加以监管。
邓海华:现在我们一共,它的一共17种物质,我们都已经列入了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的黑名单。卫生部也同步公布了检测的方法。那么我想国家在这个事情上的总体态度,一定是非常重视,而且将进一步扩大产品的监测的范围,开展风险评估,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
在卫生部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还就记者们所关心的有关台湾塑化剂事件对人体的具体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回答。
邓海华:这个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包括欧盟,包括我们国家,对它都是有统一的标准,标准也都是一样的。世界卫生组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欧盟,分别认为以60公斤体重的成人来讲,终身每人每天摄入1.5,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的2.4,这是美国CBC的,3.0这是欧盟的,每人终身每天摄入这个1.5、2.4、3.0毫克,以及以下的DEHP是安全的。那么DMP的这个毒性更低,按照这几个国际组织的限量,即使每天摄入9.0毫克,也是安全的。
新闻发言人邓海华同时也告知公众,就全世界的研究数据表明,微量摄入塑化剂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公众可以提高自己对塑化剂的认识,但不需要对台湾发生的塑化剂风波过度担忧。
邓海华:DEHP的磷本二甲酸脂类物质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它的摄入量。这个磷本二甲酸脂这种物质,它在体内经过48到72小时是基本上通过人体的代谢,是要排泄掉的,在体内不会有这个蓄积的问题。
目前各地的塑化剂排查仍在继续,全球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也难逃塑化剂风波,因产品中发现含有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香港卫生署责令葛兰素史克公司召回其抗生素安灭菌,香港卫生署发言人说经化验后化验组发现在法国生产的安灭菌每五毫升一百五十六毫克中含有百万分之十八的塑化剂,是欧洲食品接触原料含塑化剂原料指定上限的两倍。
此外在广州浙江四家企业,有绿茶粉、蛋牛奶酥油等检测出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有江门市高迪食品有限公司、江门市展旺食品有限公司、广州美意食品有限公司三家企业,为此记者专门前往这三家企业了解事情的进展,记者在江门市高迪食品有限公司、江门市展旺食品有限公司的工厂看到生产车间都已经大门紧锁,产区内没有工人上班,被查封的产品和原料被整齐的堆放在仓库里。据了解,这两家企业是台湾朱师傅食品事业部在广州设立的两家具有相同独立法人的独资企业,有相同的负责人。两家企业主要生产朱师傅品牌旗下的系列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烘焙原料等。六月一号,江门市抽取了高迪展望这两家公司的十八种产品送检,经检验发现,其中的绿茶粉产品每公斤含有每公斤1.08毫克的塑化剂成分,随之又抽检了含有绿茶粉的原材料,经检验,物种原料中有两种含有塑化剂成分。这两家公司表示,公司已经发出了召回含有色素产品的通知,
李忠仁:政府已经到我们产里面,把我们相关的涉案的这些原材料还有成品都已经封存了,然后我们公司也在第一时间通知我们的经销商以及我们的客户在第一时间召回。
郑岳剑:根据这个情况,我们已经对企业的成品和原材料全部封存。到目前为止,已经坠毁了绿茶粉是2899罐,每罐就是一斤,也就是2899斤。
在广州市美益香料有限公司,公司的负责人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但是从公司的员工这里,我们了解到这样的信息。
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餐饮服务单位立即禁止采购和适用通知中的八种产品,各级餐饮食品监管部门加强对辖区内餐饮服务单位的监督检查,对发现已采购相关产品的,立即进行封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有关产品的处置和召回工作。
在各部门积极排查塑化剂的同时,很多企业也在积极主动进行自检。这里是深圳华测检测公司,记者在这个食品检测室看到,里面摆放着检测塑化剂的仪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检测样本经过前期处理后,会收集到一个进样瓶里,然后放入仪器中检测,经过四十分钟左右,可以检测出国家卫生部公布的不允许添加进食品中的17种塑化剂的种类和含量。
刘涛:进行塑化剂测试的部门有很多 食品塑化剂是在食品实验室来进行检测 还有一些玩具中的塑化剂 纺织品中 电子电器产品中都会含有塑化剂 在相应的部门去进行测试。
记者在这家公司的接待大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不停的接电话,不时有客户前来拜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着台湾塑化剂事件风波,公司这段时间的业务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刘涛:从塑化剂食品事件以来 我们全国的三个食品实验室 包括青岛 上海 一共接到了几百个样品的测试 产品类型也会比较多 主要是饮料、饼干、一些调料、还有一些面包等等。
鲍新春是北京一家生产包装容器的公司市场部经理,从6月7号开始,鲍新春陆续接到客户的电话,要求他提供不含塑化剂成分的检测证明。
鲍新春:非常着急, 目前很多客户都打电话来要塑化剂的检验报告,要求我们出示检验报告证明我们产品没有塑化剂这一项,但现在我们只能出具以前在国家食品质量安全检验中心检测的报告。
北京合益包装公司生产的塑料制品是采用PE、PP等不含塑化剂的材质,因此在这些以往的检测报告中,我们看到,在所检验的众多项目中并不包含塑化剂检测这一项。不过为了让客户放心,除了客户提出的要求提供不含塑化剂证明的几个品种的产品之外,鲍新春还将厂里生产的所有涉及到塑料制品种类的样品,全部送往国家食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检测。
鲍新春:相对一个对企业负责,一个对社会老百姓负责。我是担心我们以外的一些环节,比如说原料到流通这些方面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到我们企业的。
鲍新春:实在是太多。受检单位太多了,尤其食品厂比我们还要着急,工作量非常大,满负荷。石家庄和北京市都是这个情况
鲍新春说,检测结果出来之后,一旦显示产品含有塑化剂成分,他们企业将自行把其生产的产品进行召回,并作销毁处理。
一些研究资料显示,塑化剂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干扰人体正常的激素分泌,影响胎儿和儿童的正常发育,并且会影响男性生殖系统。虽然现在各地都在紧急将各种食品和塑料制品送去检测,但由于检测周期和费用等众多因素的影响,短期内还无法精确评估塑化剂对我国的整体影响情况。那么究竟体内残留多少剂量的塑化剂能够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呢?记者也走访了有关机构。
叶女士的女儿豆豆今年5岁, 在看了关于台湾塑化剂的报道后,叶女士出于担心,就带着女儿来到医院。
但是医生王立冬告诉叶女士,她不需要仅仅因为看了新闻就对自己的女儿产生多度的担忧和困扰,微量的摄入塑化剂是完全可以通过代谢从体内排出的,不会给人体造成损害。
王立冬:一般在12到24小时,这种塑化剂大多数都从尿液当中排泄了。 可以平时叫她多吃点蔬菜、水果,然后就是饮用一些水或者煲的汤,这些都可以加速她的排泄的,所以说你不用那么紧张,那么害怕。
就在王医生在深圳接诊的时候,北京市协和医院的医生也正在着手于塑化剂的项目研究准备。作为卫生部门的一家受托单位,他们正在系统地准备有关塑化剂和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评价试验。妇产科生殖中心副教授孙正怡告诉我们,目前可以通过尿检和血检来检测塑化剂的含量,但是正是由于塑化剂随尿液排除的时间非常快,因此在研究塑化剂的危害的上有不少难题。
孙正怡:(DEHP)进入人体内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所以你体内究竟含量是多少也不明确。有人检测,在成年人的体内的这个含量是不稳定的,换句话说,你可能今天你吃了什么东西,突然高了,过两天你没吃又少了,所以这个是研究比较难做,主要这方面是比较难的。
不仅如此,孙正怡告诉我们,即使检测出了当前的体内塑化剂含量,目前也无法准确计算此前的塑化剂累积摄入量究竟有多少。
因为每个人的第一代谢能力不一样,第二这个东西代谢快,代谢从成年人体内代谢掉的大概也就是24小时左右,就是今天我检测你尿的含量,不等于你明天的摄入量。
欧美等国根据动物实验成果初步规定了人体塑化剂的耐受摄入量,但是这些标准并非是明确的结论。从人的这个方面基本上是有害的,但是究竟有害到什么程度还是不确定的。美国CBC定的量是初步大概是定在1到两毫克每天摄入量,就是认为是无害的,但是这个还不明确。这个定的这个标准,一方面是从动物试验推导过来,但是推导过来是不合理的,因为动物和人还是不一样,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第二也是根据现有的数据,现有的数据还很有限。
孙正怡告诉我们,塑化剂对于人体的危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而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儿童和孕妇应当更加注意预防塑化剂的侵害。
孙正怡:现在的研究主要都是发现对雄性的影响,换句话说对男的影响比较大,而且它的阶段主要是影响在这个男的本身的胚胎阶段,或者青春发育期阶段,因为这两个阶段,这个是男性的一些主要的特征发育的两个主要阶段,而成年以后呢,换句话说,这个影响并不是很大,而最大的危害就是在胚胎期,就是说在男性生殖细胞的早期是最大的影响。再换一个角度讲,孕妇是最危险的人群,是不应该接触DHP的人群。
主持人:由于塑化剂存在很多未知的潜在风险,在国际上根本不允许被添加到食品中,我国也是一样,所以一些常规的检查方法很难查出。这也给了那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那么在国外又是怎样保证食品安全呢?他们对塑化剂有什么应对之策吗?
欧洲负责卫生的官员都在密切关注这一事件,因为台湾出口到欧洲的含塑化剂食品数量较多。欧洲当局正在观望中国会就有毒塑化剂食品采取什么措施。双方将于未来两周内举行会议,在这次会议的基础上,欧洲食品安全当局将会对这个问题做出反应。
目前欧洲负责塑化剂工作的委员会正在与英国的卫生官员合作,以确定人体可以承受的塑化剂的安全值。
他们的研究显示,人体每千克体重中含有的塑化剂如果长期超过60毫克,就会对生殖系统造成危害。实际上,英国卫生部也表示,人体长期存在大量塑化剂会损害免疫系统。
在美国,塑化剂风波则并没有影响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对于塑化剂有所了解的大多数人竟反倒是因为体育比赛。
在美国,很多人都不知道塑化剂是什么,尽管塑化剂在消费产品和包装中被大量应用。了解塑化剂的美国人一般都是体育迷:因为在三届环法自行车赛冠军车手孔塔多的血液中检测出了该种化学物质,他由于服用禁药而被禁赛两年,并且痛失2010年的光环。
目前美国也在进行相关研究,尽管有研究表明95%的美国人每天都接触到塑化剂,但是学者认为目前不必对塑化剂感到恐慌。
在美国,有很多正在对塑化剂的安全含量进行调查的医疗研究,特别是邻苯二甲酸(塑化剂的一种)最近研究显示,95%的美国人每天通过 包装产品和不同的塑料产品接触到塑化剂, 其中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早产和婴儿体重过低现象。然而,目前塑化剂在美国的应用还不至于导致恐慌。
在香港特区,有关塑化剂的研究也在进行。2010年香港浸会大学的研究发现,在抽取的200个香港人的血体中,逾九成都被检测有塑化剂。对比国外的相关研究,这一数值并不算高,因此公众不必过于担心。
黄港住:在不同年龄段里面 我们发现年轻人的血浆里面 塑化剂含量比较高 在16至40岁阶段,血浆里面的塑化剂含量是每毫升46个纳克 在40至60岁的年龄段 血浆里面塑化剂含量是每毫升血浆36个纳克。
黄港住认为,检测的重点应该放在食品的原料上。普通人正常接触到塑化剂不必过分担忧,更不用专门去医院进行检测。
主持人:塑化剂的出现给食品安全带来了新的难题。虽然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展开了对塑化剂的研究,但实际上只有欧盟和世卫组织对摄入量有一些规定。对于人体内塑化剂的含量达到多少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导致疾病,目前还正在研究过程中。那么面对形形色色的塑化剂们,如何保障食品安全?
对于人体内究竟残留和含有多少DEHP的含量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世界各国目前尚无明确、可参考的标准。北京市协和医院对于塑化剂的问题对卫生部专门提出了这方面的研究。
邱玲:我们先要把这个方法,包括样本的提取、提纯的方法,包括它的检测的方法做得非常完备,使这个方法具有抗干扰的能力,很特意又很敏感,
邱玲告诉我们,目前,她们正在摸索一套完善、精确的检测人体内塑化剂含量的方法,不过,现在她们却碰到了一些难题。
邱玲:我们目前用的采血用的采血管包括我们用的拾振器,包括我们做检测后面那个吸头,包括我们转到处理的小管那些空白的小管里都是塑料,在整个的过程中,到底有多少塑料从血中采出来,塑料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影响,。。。。这个是一部分。
不过,邱玲同时也告诉我们,检测所用的塑料器具带来的这种影响可以通过比对和参照的方法解决。对于这项研究,邱玲还是很乐观。协和医院正在积极筹备,等条件具备之后,她们将分别对血清、尿液、羊水等代谢物进行实验和检测,来研究人体内不同塑化剂成分的浓度会带来什么种类的疾病。对于体内究竟含有多少塑化剂的含量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一个月之后,他们将会得出一个参考数值。
不过,此次由台湾引起的塑化剂风波本不应该出现在食品中,很多食品业专家认为,借着这一次发生在台湾的塑化剂风波,食品行业可以总结已有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我们的食品工业产业链。
历曙光:从预防的角度从监管的角度来看,防不胜防,管不胜管的,那么这就要求什么呢,这就要求食品生产企业的法人他必须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他必须要有这么一种责任感法律感然后这种什么道德感,要有良心来做这件事情。
实际上关于食品安全问题,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有诸多的法律法规、有先进的检测手段,目的就是为了给民众提供一个相对安全和健康的大环境。但是我们看到不法分子屡屡挑战底线,为了盈利而致他人生命于不顾。
现代食品工业离不开添加剂,检测手段再先进也不可能针对同一件商品做成千上万项检查,无论从时间成本还是经济成本上考量,都是这个社会所难以承担的。
中国人有一句古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健康,你造假、他滥用,恶果最终会在自己身上显现,这样的恶性循环我想是任何一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好,我们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收看。您有什么好的线索和建议可以发至我们栏目的QQ83083,稍后,请继续关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其他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