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始之年。2021年,公司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上级决策部署,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科学稳步推进复工复产,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增长两大任务。在控股股东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及在全体股东关心支持下,公司保持生产经营、科研创新、企业治理、改革发展等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经济效益稳步增长。
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189.46万元,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上升20.14%。其中: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环境公司”)全年实现收入74623.57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管材业务全年实现收入9565.89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865.15万元,其中:环境公司净利润4818.24万元,管材业务净利润46.91万元。
环境公司流体机械业务方面,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交织影响,导致环境公司主营业务面临巨大压力,各事业部齐心协力,共克时艰,保障工程承包与设备成套业务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新签合同与营业收入均实现稳中有升。
环保工程事业部延续为客户提供市政污水、城市供水、污泥处置、河道治理、城市防洪、综合管廊等领域的环保服务,并在业务发展方面不断实现新的突破,新签多项工程承包与设备成套合同,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制冷空调事业部依托在制冷空调、压缩机产品等检验检测试验装置的整体技术优势不断拓展业务面,在系统集成及冷水机组方面取得突破,试验装置成套业务显著增长。2021年相继签订数十套制冷空调产品性能试验装置项目合同。
过滤分离机械事业部抓住新能源电池行业和兵器工业含能材料行业扩产契机,研制出三元锂电池材料过滤洗涤一体机,在多家锂电材料生产企业应用。2021年新签合同比2020年有很大幅度的增长。同时积极扩展现有MY过滤洗涤干燥一体机、CTL高效离心萃取机以及FWZ翻袋自动卸料离心机等主要产品的市场应用和推广,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流体机械事业部,密封专业在保持传统业务同时,新拓展的部分产品及试验装置开始供货;泵专业在产品检测、质量评价及试验台评定等业务有一定程度的增幅;风机专业与多家公司签订了催化剂筛分装置产品合同及技术服务合同;喷射专业研制出大型储罐除锈成套设备在工程中示范应用,研发出钻井泥浆减量化撬装设备,开发模块化、自动化的应急柴油机柴油贮存罐(300立方米)全方位清洗专用设备。
阀门与石油装备事业部,在特种阀门业务、阀门试验装置业务方面保持稳定发展;石油装备项目组以海洋石油为突破口,着力于智能化海洋钻井岸基支持泥浆站设计及制造技术研究、钻井物料固相添加系统设计及无尘环保输送设备研发、废弃钻井液处理新技术开发及相关设备研发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压缩机事业部在市场开拓、产品开发等方面均有较大提升。在非标压缩机试验装置方面,签订和确认了空压机试验台、风源系统综合测试研究平台、空压机综合试验系统、喷油螺杆压缩机能效测试系统等试验装置项目和45MPa撬装氢压机成套产品开发等项目11项,完成技术服务、试验装置及配件开发项目共计16项。
科普装备事业部先后中标多家科技馆机器人等项目,保持了业务的稳定发展。在项目优化、展厅展项优化、开发新型展览和创新展品方面,为社会科学技术普及事业做出贡献。
塑料管材业务方面,2021年,管材业务完成营业收入9565.89万元,实现利润46.91万元。全年管材产品完成产品销售8678吨,产品销量较2020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主要是受疫情和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一部分项目不能开工致使较长时间不能供货,加上上年度订单储备不足所致。公司经营班子采取了稳经营促销售的相应举措,经过努力,管材业务继续保持了盈利的态势。
2021年,公司在控股股东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指导帮助下,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创新发展。
在科研项目申报方面,围绕高端、绿色、智能、服务等领域,环境公司积极参与申报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新获批参与的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包括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1项和安徽省重点研发项目1项。其中将研制90MPa站用氢压机、70MPa车载组合阀、氢气循环泵等重要装备及核心部件,打破国外垄断,助力我国氢燃料汽车产业发展。
在科研项目执行方面。2021年,各科研项目进展顺利,环境公司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90MPa氢气隔膜压缩机开发”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中期检查,目前已完成了样机试制和正在开展试运行考核,参与完成了1项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和1项安徽省重点研发项目的结题验收,参与建成了动设备远程运维平台并服务于冶炼工艺风机远程故障诊断与健康预测,开发了针对马来西亚地区气候条件和机组测试需求的节能型全工况冷水机组测试评价系统并取得工程应用。
在科技成果方面,2021年,环境公司获得省部级各类科技成果奖励共5项,其中省部级和社会力量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21年,环境公司申请专利41件,其中国际专利2件、国内发明34件;获得授权专利18件,其中国内发明专利11件,获得软件著作权11件。由环境公司负责和参与完成编制并已发布的国家标准5项。
2021年,公司管材业务在技术创新方面持续提升。加大产品配方优化革新的工作力度,对SN12.5波纹管检测管、实壁管A类B类、PVC定制管等品种进行配方摸索与调试,努力降低生产配方成本。加强设备技改更新,PE1000大口径燃供水管生产线完成了安装调试,产出效率和能耗均大幅优于计划指标;为7#水管线增加换网器、自动称量装置和更换切割机,解决了产品外观麻点、切口台阶问题,壁厚和米重参数得到了较好控制;针对PVC排水管设备模具和螺杆磨损进行电镀和更换,提高了一次性生产的效率;加装了生产监控设备,为燃气管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生产提供了智能化保证。
2021年,公司以提高工作质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为重点,持续加强质量管理工作,将质量管理贯穿到公司业务的全过程,强化质量意识,促进公司质量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2021年,环境公司按照管理体系GB/T19001-2016、GB/T24001-2016、GB/T45001-2020标准持续有效运行。通过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文件更新、内审员培训取证、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一系列工作,完善了管理体系并顺利通过认证审核。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规范与监督部门产品质检活动,为项目与产品提供质量保障。收集整理项目质量信息,对数据统计分析,对问题举一反三,对产品的品质情况和稳定性进行监督分析,深入了解项目要求,对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和验证,优化检验方法。组织实施“质量月”、“质量管理知识竞赛”、“项目过程质量控制情况检查”等活动,增强相关方质量意识。
2021年,管材业务继续深入贯彻质量管理要求,进一步升级完善生产经营有关的资质和体系认证。顺利通过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三体系的扩项审核、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的换证审核。各项管理体系证书、产品认证证书和有关行政许可证书均保持有效。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有效支持了燃气管的生产销售,提升了对外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CNAS取证审核工作,在实验室管理及检验技术水平等方面得到很大提高。PE给水管全年接受国家级、省级、市级主管部门监督抽查各一次,所有抽检的产品质量均符合标准要求,连续多年保持监督抽检合格率100%。实施委托检验25批次,产品全部合格。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巡检员严格执行巡检规定,按要求对每一批次产品的外观、尺寸、壁厚、重量进行抽验并做好记录,有效处置不合格品。全年主要产品生产的总批次为1043批,合格1013批,合格率为97.12%,较2020年有明显提高。全年未发生有较大影响的质量投诉事件。
2021年,公司内部管理运行规范,各项管理制度得到了较好的落实执行。公司高度重视“两金”管控工作,全面完整地执行控股股东关于“两金”管控的工作要求,针对不同项目拟定有针对性的方案,通过多种方法有效提升“两金”管控工作质量。强化库存及物流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存货清查及依规处置,及时发现和弥补管理流程中的薄弱环节;加强应收款的催收,明确主体责任、加大催收频次和力度,及时通过法律手段助力应收账款清收,风险管控效果明显。
环境公司针对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运行有效性进行了专项评估,持续提高公司的风险防范能力。强化合同评审和风险评估,做好供应商管理工作。针对关键产品做到保持2家以上供应商,使供应商之间形成适度竞争。积极组织项目的验收款、质保款回收等工作,对到期未付的项目款,及时与用户沟通,并通过发催款函、律师函等方式保证我方债权不丢失,对恶意欠款单位则通过诉讼方式保证我方利益。加强对于客户信用状况的跟踪,确保应收账款的安全。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做好业务合同审查、对外付款的监督和项目后评价工作。
管材业务对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更新,修订完善各类制度99项,确保管理制度的适用性和管理运行的规范性。对用印、合同评审等表格的不统一等情况进行了规范整治。理顺内部协调协作关系,加强物资管理动态考核,重点关注长期备货不发和退货问题,严肃处罚违反制度行为。进一步强化业务招待费和运费的审核,确保支出的规范性,最大限度控制经营成本。加强对业务人员的绩效考核,严格落实欠款罚息制度,并定期召开应收账款清收专题会,进一步提高业务员责任心和清收成效。通过月度安全卫生检查、不定期抽查、班组巡查等不同形式抓好现场管理,整理整顿厂区环境、规范产品码放、清理库存老旧管材、严肃劳动纪律、纠正不规范操作,生产经营秩序和厂区面貌保持良好。
2021年,公司党建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各级基层党组织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深入学习领会习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班子团结协作,紧扣“推进党建标准化建设、推动党建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牢牢把握“强化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建强战斗堡垒”这个根本,大力推进党建工作与主营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努力实现党建提升与业务发展的双赢目标。
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以个人自学为主、集中授课为辅,充分利用业余的时间,通过“员网”、“学习强国”“影视节目”等平台坚持自学,进一步增强了对党史的深刻理解。积极组织各类主题党日活动,相继开展了“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金寨行,“初心映江淮——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主题展”,组织党员收看建党百年庆祝大会直播,利用业余时间累计放映9部党史和红色题材影片。开展义务劳动、捐款、献血等实践活动,进一步丰富党史学习教育的形式和载体,提高学习效果,实现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预定目标。
广泛开展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增强学习贯彻的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以上率下、自上而下掀起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热潮。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核心、阵地作用,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贯彻到公司全体员工中去,形成“原原本本读原文、认认真真悟原理”的学习氛围。坚定不移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丰富思想政治建设内涵,着力把党的思想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为完成科研经营各项工作提供动力源泉。深刻领会十九届六中全会的部署要求,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推动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持续抓好安全生产、疫情防控、项目实施、内部管理等工作,引领公司全体员工在“十四五”期间展现新气象,取得新成就。
认真履行监督责任,深化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树立党员干部清风气正的良好形象。加大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纠正“四风”情况的监督检查,不断提高履职尽责实效。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从业道德教育。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洁教育和廉洁风险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意识。
2021年,公司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部署,公司积极响应贯彻中国证监会、安徽证监局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等监管机构对于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工作安排,将公司治理作为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抓手。公司积极认真地进行了上市公司治理专项自查并顺利完成了该项工作。各项信息披露及规范运作方面均能够保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及监管要求。
为了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促进公司规范运作,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2021年公司对《股东大会议事规则》等十多个公司治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并经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进一步推进公司运营科学化、流程化和规范化。公司董事会通过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完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作、有效制衡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使公司治理水平不断提高,运行规范,有效促进了公司各项业务发展。
2021年,围绕公司发展的实际需要,共计组织召开股东大会1次,召开董事会会议4次,监事会会议4次。三会会议资料完备齐全、会议记录客观完整、会议召集、召开程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会议决议公告均及时、准确、完整地对外披露,没有出现遗漏和错误。公司全体董监高依法依规、诚实守信、恪尽职守、勤勉尽责,能够主动关注公司日常经营管理、财务状况等重大事项,对提交董事会审议的各项议案认真审阅,深入讨论,为公司经营发展建言献策,切实提高了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保持公司生产经营各项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依法合规对外披露临时公告13份(不含上网附件及报备文件),发布定期报告4份,依法合规地履行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义务,有效维护了股东和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全年没有出现媒体的跟风炒作及其他有损上市公司形象的负面新闻报道。公司高度重视内幕信息管理工作,保证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坚持按要求及时登记《内幕知情人登记表》,做好内幕信息保密工作。公司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相关知情人员均能在定期报告等重大信息未对外披露的窗口期、敏感期内严格履行保密义务,有效维护了股东和广大投资者的权益。
公司一直重视对中小投资者保护工作,历次股东大会在审议影响中小投资者利益的重大事项时,均按要求对中小投资者的表决情况进行了单独计票并披露。报告期内公司顺利完成2020年度利润分配工作,经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向全体股东每股派现金红利0.15元,并于2021年7月20日全部派发完成。本次现金分红兼顾了股东合理回报,充分考虑了广大投资者的合理诉求,增强股东对公司发展的信心。持续开展投资者来访接待工作,报告期内公司依法合规地接待相关机构及投资者的调研来访十余次,全年接听回答投资者电话几十次,通过上证e互动回复投资者提问共计25条,并通过证监局、交易所等指定网站及时准确回答中小投资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构建互信和谐的投资者关系,维护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良好形象。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流体机械相关业务和塑料管材业务,主要包括流体机械相关的产品研发及制造、技术服务与咨询、工程设计及成套等业务和塑料管材的研发、生产、销售业务。
流体机械行业,涵盖了泵、风机、压缩机、阀门、密封、分离机械、制冷设备、环保工程、科技展品等业务门类,具有通用性强、用途广泛的特点,是很多工艺流程中“心脏装备”。我国流体机械相关业务经多年发展,已形成规模大、门类全的产业,但总体上大而不强、以中低端产品为主,高端产品仍然受制于人,过程工业急需的超大型、高可靠性及高效节能设备等仍然依赖进口。绿色化水平亟待提高,资源利用率低、能耗大、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绿色化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智能化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部分生产工艺及设备依然落后,配套基础和创新应用相对薄弱。目前发展中国家也加快布局先进制造领域,我国制造业面临着“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亟需加速朝“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塑料管材行业是塑料制品行业的细分领域,其发展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行业及其它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领域息息相关,因此其发展也受国内外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及国内相关行业的发展影响。塑料管道由于其节能环保的特性,得到政策大力支持和推广,我国塑料管道行业在经历了产业化高速发展阶段后,进入稳定成熟的阶段,已经成为一个竞争较为充分的行业,目前塑料管道行业已经形成了聚氯乙烯(PVC)管、聚乙烯(PE)管、三型聚丙烯管(PP-R管)为主的产品格局,广泛应用于市政、燃气、农业、建筑等领域。PVC管道主要应用在给排水、农业、电力和通信等领域;PE、PP适用于热熔、电熔连接,PE管道是市政给排水工程的主要塑料管道;PP以PP-R管道为主,主要用于冷热管及采暖。塑料管道行业营销市场正在从先前的以地域划分的市场向全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转变,营销范围更加广泛。但是由于塑料管道有一定的运输半径限制,区域流动性受到较大影响,竞争格局有一定的区域特征。华东和华南企业最多,占比分别为37%与22%,占比共计59%,而东北和西部较少。目前,虽然我国塑料管道行业面临着很多挑战,但也存在着众多的发展机遇。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主要从事流体机械相关业务和塑料管材业务,主要包括流体机械相关的产品研发及制造、技术服务与咨询、工程设计及成套等业务和塑料管材的研发、生产、销售业务。
流体机械相关业务主要包括环保设备及工程成套、制冷相关试验装置、过滤分离机械成套一体化装备、特种阀门及阀门试验装置、智能化海洋钻井岸基支持泥浆站、特种泵、机械密封、特种风机及压缩机等非标流体机械设备、科技展陈装备等的研发、设、计、生产、贸易、工程承包等业务。该类业务需要多学科知识的配合,对研发、生产、服务、管理等方面人员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一般采用“以销定产”的采购模式,即按照客户订单的要求进行产品的设计、原材料采购和生产,有着较强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符合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政策,属于重点支持的行业方向。公司流体机械业务研发能力较强,有着较强的人才、技术优势和多专业综合优势,业务总体上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公司塑料管材业务主要包括塑料管材的研发、生产、销售业务。公司塑料管材产品主要销售模式是:渠道销售和直销两种。塑料管材以卫生、节能、环保、低耗、耐用等优越的性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塑料管道行业已进入稳定成熟的阶段,行业发展稳中有进,市场前景广阔。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实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塑料管道在海绵城市建设、城市综合管廊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规划、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中,将得到广泛的应用,未来政策驱动下旧改与基建的红利释放,将进一步拉动塑料管道需求,为管材业务带来良好的发展机会。
1、流体机械相关业务方面,环境公司作为流体机械产品成套装备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与国内其他制造企业相比,有着多专业综合性的优势。多年来累了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工程经验,确立了在行业发展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不断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注重培养流体机械行业领军人才,加强建设行业领先的技术创新平台,持续提升满足用户需求的研发设计及技术服务能力。围绕环保、制冷、石化、新能源等各行业对高端流体机械产品及成套装置的技术需求开展技术攻关,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开发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产品,为用户提供科技附加值高的成套装备及工程技术服务,产品及服务的利润率较高,环境公司近年来取得了较高的市场份额及较为理想的经营业绩。
2、塑料管材业务方面,公司是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管道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国内首家专业生产新型塑料管材的上市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具有较高的品牌优势,“国通”商标在市场上有较强的影响力。公司是PE双壁波纹管国家标准的第一起草单位,还参与制修订了PPR冷热水管国家标准、PVC双壁波纹管国家标准、PVC加筋管国家标准和PVC-M中空内壁螺旋管行业标准,品牌优势是公司顺利承接市场订单的重要保证。公司现为省级两化融合企业,先后通过合肥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字化车间、市工业设计中心等项目认定。公司近年来加大研发项目的投入,其中高刚度PE双壁波纹管、高导热地源热泵管、GJPE-1型改性增强聚氯乙烯双壁波纹管、GJPVC-1型高强度钢带螺旋PE波纹管等四个新产品通过省级新产品的认定。公司塑料管材业务方面目前拥有各类有效专利共9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6项)。
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84189.46万元,与上年同比营业收入上升了20.14%,其中:环境公司全年实现收入74623.57万元;管材事业部全年实现收入9565.89万元。公司2021年度实现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4865.15万元,其中:环境公司净利润4818.24万元;管材事业部净利润46.91万元。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作为重要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我国流体机械行业经多年发展,已形成规模大、门类全的产业,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规模大而不强,以中低端产品为主,高端产品仍然受制于人。虽然我国流体机械产业规模已处于世界前列,但还是以中低端产品为主,过程工业急需的超大型、高可靠性及高效节能设备仍然依赖进口,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高端产品的国产化需求迫切。
二是绿色化、智能化水平亟待提高,资源利用率低、能耗大、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绿色化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智能化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部分生产工艺及设备依然落后,配套基础和创新应用相对薄弱。
三是目前发展中国家也加快布局先进制造领域,我国流体机械制造业面临着“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亟需加速朝“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四是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行业转型升级需求迫切。新技术新工艺对高端流体机械设备在材料、设计、制造、检验、维护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趋势,正在引发产业变革,流体机械行业迎来转型升级发展契机。
塑料管道由于其节能环保的特性,得到政策大力支持和推广,我国塑料管道行业在经历了产业化高速发展阶段后,进入稳定成熟的阶段,整体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已经成为一个竞争较为充分的行业。虽然在电子商务发展的大背景下,塑料管道行业营销市场正在从先前的以地域划分的市场向全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转变,营销范围更加广泛,但是由于塑料管道有一定的运输半径限制,区域流动性受到较大影响,竞争格局有一定的区域特征,华东和华南企业最多,占比共计59%,而东北和西部较少。受下游需求强劲推动,总体保持稳中向好态势。未来政策驱动下旧改与新基建的红利释放,将进一步拉动塑料管道需求。
我国塑料管道行业竞争格局高度分散,由于塑料管道行业进入技术和资金壁垒较低,行业内中小企业众多,市场中低端产品多,行业集中度仍然不高,产能结构性过剩、市场竞争激烈、产品质量存在较大差异。近年行业集中度有所提升趋势,落后产能逐步退出,市场份额向大公司集中。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落后产能不断淘汰,国家监管力度及行业自律的不断加强,我国塑料管道行业总体发展稳中有进。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基本形成独立完整的流体机械行业体系,“十四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流体机械业将呈现以下五大发展趋势:
一是增速逐渐企稳的态势。流体机械作为装备制造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很多工艺流程中“心脏装备”,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将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将持续稳步增长。同时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与挑战并存。
二是企业智能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智能制造已在机械各领域大范围推广应用,加速了传统机械产品的更新换代,产品从单一化自动化向复合化智能化迭代升级。目前我国流体机械产业智能化发展成果初显,随着转型升级不断推进,将朝智能化复合化发展,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三是服务型制造和绿色制造引领发展。产业链由以产品制造向高端环节服务化转型,企业紧抓发展机遇,向“产品+服务”的方向发展。受核心零部件、材料、工艺等制约,企业多通过提供附加服务的差异化竞争方式弥补产品性能的不足,今后一段时间,在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及先进制造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流体机械的高端服务将成为差异化竞争的关键因素。
四是产业结构与生产方式将由传统制造模式向绿色制造模式转变。今后一段时间流体机械行业将持续推进向绿色循环、低碳方向发展,重点推进以数字经济为主要内容的新兴产业成为增长极,强化资源利用、优化能源使用,实现资源化、减量化、生态化的理念。
五是产业基础能力构建向系统再造发力。关键基础材料成型技术进入突破期,核心零部件迎来市场增长期,先进基础工艺智能融合步入渗透期,产品设计、材料开发、加工制造、系统集成等环节协同效应将全面释放。
从长期来看,塑料管道作为一种基础建材,且符合国家节能环保等政策导向。行业的需求仍将具有持续稳定的增长空间。此外随着技术进步加快,新型合成树脂材料显著增加,塑料管道领域的新材料、新结构品种不断涌现,塑料管道改性与复合材料增长加快,预计未来行业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得到拓展,部分领域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整体市场需求不断加大。塑料管道行业的发展空间依然很大。
近年来行业发展已进入平稳期,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布局更加合理,围绕品质发展核心,向智能化、标准化、多元化、绿色化道路前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科技创新速度进一步加快。塑料管材行业科技创新加快,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新材料、新装备、新技术、新产品增多。市场上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视智能化、绿色发展,骨干企业在机器换人、智能工厂等方面投入逐步加大,行业智能水平显著提升。
二是产品品质显著提升。塑料管道行业对高品质发展更加重视,促进行业总体质量水平显著提高,带动越来越多企业把品牌战略作为竞争制胜的关键要素。品质化成为行业主流,品牌意识不断增强,促进行业整体质量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是塑料管道在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方面优势突出,符合政府相关产业政策。今后一段时间内,随着国内房屋建筑与市政工程稳定内需,国家乡村振兴、水利建设政策大力支持,农村饮用水安全系统建设与建材下乡拉动塑料管材需求升级,燃气供应体系与采暖消费趋势需求增量等,这些因素会在未来几年内促使塑料管道有较大的应用量。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公司将继续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国机集团工作会和党建工作会精神,认真落实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各项部署要求,坚持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着力提升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经营管理、价值创造四大能力,抓好经营平稳增长、业务高质量发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重点工作,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2022年,公司的经营目标是:环境公司保持经济稳步增长和持续提升盈利能力,实现含税销售收入不低于7.5亿元,实现利润不低于4500万元;管材业务完成含税销售收入不低于1.6亿元,实现利润不低于250万元。
环境公司坚持稳中求进的原则,在传统装备制造与工程服务业务方面保持老客户和发掘新客户,加强高端流体机械装备的研发和成果转化工作,持续拓展新技术新产品的服务市场领域,为流体机械业务板块经营业绩平稳增长。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积极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继续努力在污水处理、城市供水、城市综合管廊、污泥处理等领域争取更多市场份额,积极参与在建重点项目实施和资金回款工作。
二是稳定好制冷空调测试装置、机泵阀性能试验装置等实验室设备成套业务,持续推进热回收、冷源集群调控等节能降耗技术在制冷空调实验室成套项目中的应用,在通用机械试验装置上扩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技术应用,推广“高温热态阀门试验装置”、“低温内冷循环测试系统”、“呼吸阀性能试验系统”等新产品。
三是继续在锂电三元材料、含能材料等领域的分离机械细分市场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开拓新的客户;还要争取在煤化工、石油化工、化纤等行业积极拓展过滤机、萃取机的应用;在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方面做新的尝试,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是保持好装备制造业务的发展势头,加强大罐清洗设备、机场跑道除胶车等传统产品的技术创新与业务拓展工作,推广高压水射流除锈工艺及成套设备在大型储罐行业的应用,研发出适应广泛市场需求的前混磨料射流移动式水切割产品,用于长输油气管道在线切割,石化、消防等易燃易爆环境的应急切割与破拆,海洋平台水下桩柱的水射流切割等应用,开展饱和蒸汽透平膨胀机、氢循环泵、空天环境氦气压气机等高端压缩机、风机的研发,加快产品及技术服务业务向项目成套业务方向发展。
环境公司继续坚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新技术储备和新产品研发,在复杂严峻的市场形势下保持高质量发展。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围绕国家重大战略、行业及市场需求、控股股东发展规划,瞄准高端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等方向,积极争取和落实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及上级主管单位的科研项目,提前谋划未来一段时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向。
二是加强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国机集团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的运行管理和验收结题工作,保障各项科研项目按进度顺利完成。
三是结合专业优势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努力完成新型多功能连续加压过滤机、全塑型离心萃取机以及全自动化大规格翻袋离心机的设计研发工作,努力开拓和培育新的市场,增加新的利润点。完成45MPa撬装氢压机成套产品开发工作,完成90MPa氢压机主机开发工作,开展氢气纯化工艺用旋转控制阀、供氢系统用高压差微小流量控制阀、球阀、瓶口阀等关键阀门的国产化研究工作。
四是认真凝练和总结科技成果。通过强化科学精神和培养创造性思维,鼓励科技人员勇于创新持续弘扬创新文化,进一步加强专利、论文、成果的凝练管理工作,即时总结科技成果和做好各类科技奖励申报工作,保障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环境公司要认真分析各专业的发展途径,做好资源整合和促进各专业之间的融合发展,鼓励业务发展存在较大困难的专业通过转型谋求脱困。此外,针对市场和用户需求,以提供流体机械装备系统解决方案为目标,发挥好流体机械板块的专业多、配套强的优势,形成以研发设计带动设备研制、装备成套带动工程总包、工程实施带动技术创新的协同发展局面,促进流体机械板块业务的快速增长。
强化销售管理,进一步完善销售方案,加强对业务人员的考核激励,持续优化业务员队伍。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分析过去的成败得失,重视项目储备,鼓励团队协作,做好销售计划的分解落实,要将年度目标分解到月,并检查各月的落实完成情况。切实转变观念,采取差异化的营销理念来面对竞争。对销售区域业绩的严重不均衡现象加强分析研判,进一步调整策略、优化布局,开拓市场新局面。
贯彻中央企业合规管理的相关要求,以自身和身边的案例为诫,以业务经营和财务管控为重点,关注物资采购、业务招待等关键环节。加强培训宣贯,切实提高相关人员责任心。认真梳理规章制度,及时堵塞管理漏洞,切实保证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到位。把企业管理与企业内控、风险防范、“两金”管理、精神文明等具体工作结合起来,保障管材业务经营有序,业绩稳增。
继续做好管材产品配方、工艺、性能、技改方面的研究开发,积极引进试用新原料并完善配方,进一步降低现有产品特别是PE波纹管的成本,探索开发PE中水管等新产品。对生产设备开展全面摸底,系统梳理存在的问题,与设备厂家加强沟通,有针对性的制定技改和替代方案。加强对行业内其他企业的调研分析,积极借鉴先进企业的好经验、好做法,深入研究和有效提升管材业务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放大优势、打造亮点,化被动为主动。
持续强化应收账款清收工作,做好事前、事中管控、避免事后补救,严格执行公司对账、发货单签收制度。加强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客户履约能力审查,做好催收证据原件的回收和保存工作,夯实日常工作基础,按合同约定及时回笼货款,避免应收账款增长的风险。
落实和执行好物资计划管理考核,进一步突出计划性和有序性,对于备货实施过程中存在备而不发的问题予以重点关注,跟踪问责。加强部门之间沟通协作,积极解决原、辅材料等物资有效的计划管理问题,实现全流程、全覆盖,确保完成年度“两金”考核指标。
一是专业发展不平衡,协同配套有待提高。由于部分专业受行业市场的变化和竞争压力的影响,导致各专业对公司收入和利润的贡献差异较大,存在专业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此外,虽然多个专业处于产业的上下游或产业链的关联环节,但由于各专业所处的市场细分领域、技术主攻方向以及资质等因素影响,专业之间的信息、技术及资源共享度还不够高,多专业协同配套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是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面对内外部复杂环境,技术创新有待加强。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客户对价格的重视程度持续增加,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利润率逐渐下滑。需要持续加强技术创新,在技术上保持领先。另外需要加强采购管理和供应链优化以降低成本,提高价格竞争力。
一是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公司塑料管材业务所处塑料加工行业竞争充分,规模化生产企业日趋增多,产品市场化明显,市场竞争激烈。公司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的开拓力度仍然不足,公司的管材产品成本控制及销售能力和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管材市场开拓能力弱和销售区域业务发展不平衡,销售量波动大。
二是原材料价格变动的风险。公司塑料管材生产所用的主要原材料,属于石油化工行业下游产品,其价格受国际原油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较大。由于公司塑料管材产品成本中原材料成本占比较高,因此原材料价格变动将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经营业绩。对此,公司将继续加强对原材料采购的科学管理,关注原材料价格变动趋势,根据生产需求合理配置原材料种类等多种途径来控制因原材料价格变动给公司生产经营带来的风险。
为降低上述风险,公司将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加强专业间协同和技术创新,加强市场开拓,谋求新的突破,持续加强对原材料采购的科学管理,进一步提高运营和管理效率,同时抓好降本增效工作。
突破重要拐点,VR进入爆发期,机构预测2022年出货量超2000万台!概念股业绩最猛增速达39倍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334例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3737例
迄今为止,共1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7.46万股,占流通A股0.12%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4.05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正处于反弹阶段,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
股东人数变化:一季报显示,公司股东人数比上期(2021-12-31)减少4499户,幅度-21.22%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涉未成年人违规内容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