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固体物料后处理智能装备龙头。博实股份于1997年成立,2012年上市。
自成立以来,公司专注于为产品应用领域提供粉粒料全自动包装码垛成套设备和合成橡胶后处理成套设备。
近年全力发展特种机器人、智能物流仓储系统和环保工艺与装备,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及配套工业服务,并积极向光伏硅料等下游领域拓展。
公司核心高管构成一致行动人,大股东包含联通系和哈工大经营,股权结构分散。
截至2022年三季报,公司由四位自然人共同控制,总经理邓喜军直接持股9.41%,其与常务副总张玉春、副总经理王春钢、蔡鹤皋院士共4人(合计持股28%)通过《一致行动协议》保持一致行动关系,对公司共同控制。
公司第一大股东联创未来是联通系投资企业,持股15.11%。哈工大经营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全资子公司,持股5%。
哈工大全资子公司航拓公司(现哈工大投资,2022年10月13日将所持5%股份无偿划转至哈工大经营)是公司成立时的第一大股东(25%)。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工大教授蔡鹤皋为公司终身荣誉顾问。公司与哈工大共同成立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实研究院,有效实现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与产业需求的对接。
公司以智能制造装备及整体解决方案为核心,主营业务包括智能制造装备、工业服务、环保工艺与装备等。公司智能制造装备产品最重要的包含固体物料后处理智能制造装备、橡胶后处理智能制造装备、机器人及成套系统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系统。
自2016年起,两者营收的合并占比保持在60%以上。2021年公司固体物料后处理设备营收同比增长62.1%,2022H1受疫情反弹和阶段性封控影响,公司固体物料后处理设备交付没有到达预期,营收同比下降,下半年有望修复。
目前机器人、环保工艺、物流仓储等新开发业务占营收比重小、增长波动大,处在放量期。
公司营收与净利波动高度同步。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增速会降低;2022年Q1-Q3,公司营业收入17.27亿元,同比增长3.94%;归母净利4.28亿元,同比增长1.38%。但2022年Q3,公司单季现营业收入6.99亿元,同比增长28.00%;归母净利1.63亿元,同比增长20.80%,单季度业绩创史上最佳。营收、净利增速恢复。
得益于龙头优势和技术壁垒,公司业务整体毛利率较高,长期维持在 40%以上。公司加强成本管控,费用率呈下降趋势。
公司固体物料后处理设备首先应用于石化行业。随后粉粒料后处理设备在粮食、建材、食品、医药、港口、饲料等行业也获成功。硅料扩产潮带动多晶硅(不规则物料)后处理自动化需求,公司设备受益。
石化化工后段产品(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是公司物料后处理设备的传统优势领域。
合成树脂呈粉粒状,是公司粉粒料全自动包装码垛成套设备的主要应用对象。粉粒料全自动包装码垛成套系统可实现粉粒料称重、包装、码垛、物流等环节的自动化。
合成橡胶主要为汽车行业供应轮胎及各种橡胶配件。公司可提供称重压块机、挤压脱水机、干燥箱、膨胀干燥机等全套合成橡胶后处理设备。
碳中和背景下行业加速布局大型炼厂及炼化一体化炼厂,产业集群化趋势明显,企业大型、重型化工装备制造能力投入加大,产生设备与技术升级换代需求。2020年以来,化工企业整体毛利率持续下降,倒逼企业数字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以实现降本增效。
此外,国家政策推动设备高端化数字化升级,国家工信部印发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涵盖建材、石化和纺织等12个领域的行业应用,助力设备行业智能化转型。
我国与沙特于2022年年底达成石化和新能源领域合作,前后签署多项投资协议。
根据OEC数据,2020年机械设备在沙特从我国进口的产品中占比最高,目前在两国多项目合作下,相关设备领域迎来利好。
作为公司主要客户之一的中国石化与沙特国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在此合作下于2022年12月9日就福建古雷二期项目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同时中国石化还与沙特方公司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拟在沙特延布联合开发大型将液体原料转化成化工产品的项目。
公司深耕石化化工后段设备20余年,与客户形成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国内市场无同量级竞争对手。下游客户包含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国企,客户资金实力雄厚。
2.1.2、 合成树脂合成橡胶需求回升,高端产品进口替代有望带来结构性需求
合成橡胶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产能由281.3万吨迅速增加到574.7万吨,出现过剩。“十三五”期间合成橡胶产能增幅大幅度降低,年均增幅仅为1.17%。
新能源车大幅扩产、汽车行业合成橡胶需求量上升,或将缓解合成橡胶产能过剩状况。“十四五”期间进口替代将成为合成树脂行业发展的关键词。高端产品国产替代使本土下游需求有望结构性扩大,公司或将从中受益。
2.1.3、 我们测算,“十四五”期间合成树脂、橡胶设备+运营售后类服务市场空间73.7亿元
基于以下假设,我们测算,“十四五”期间,合成树脂行业粉粒料后处理设备需求为953台/套,合成橡胶行业橡胶后处理设备为82台/套,合计市场空间为36.8亿元。叠加运营售后类工业服务后,市场空间为74.7亿元。
(1)下游产能方面,我们假设“十四五”期间,合成树脂行业产能增速为3%,对应年均产能增量450万吨/年;合成橡胶行业产能增速为1.79%(过去5年增速均值),对应产能增量13万吨/年。设备以10年进行折旧,合成树脂行业存量设备替换需求对应产能1456万吨/年,合成橡胶行业存量设备替换需求对应产能61万吨/年。
(2)设备生产能力方面,公司粉粒料后处理设备加工上限为250-2200袋/小时。我们假设,假设设备加工上限均值为1000袋/小时,合成树脂产品多为25kg/袋,计算得单台设备年处理产能为21.9万吨/年。考虑开工率等因素,假定粉粒料后处理单台设备实际处理产能为10万吨/年。公司橡胶后处理设备加工上限为4-5万吨/年,假定设备加工产能均值为4.5万吨/年。
(3)设备价值方面,依据公司分产品营收,我们测算,公司粉粒料后处理设备单价约为300万元/套,橡胶后处理设备单价约为1000万元/套。
(4)运营售后类服务方面,我们假设,公司设备与售后类工业服务比例为1:1。公司为客户提供设备保运、维保、备品备件销售等售后类工业服务和生产运营服务。根据过往业绩,我们测算,公司在化工行业的设备和运营售后类工业服务销售比值约为1:1。
全球能源转型叠加俄乌冲突造成的欧洲能源短缺,我国光伏组件产量和出口量大幅度上升,厂商积极扩产。2021年我国多晶硅产能仅为68.6万吨/年。依照我们的不完全统计,2020年6月以来,行业内外共有24家企业宣布扩产多晶硅,规划总产能超500万吨。
根据产品工艺和形态,光伏硅料可分为棒状硅和颗粒硅两种。基于改良西门子法的棒状硅是行业主流,2021年市占率95.5%。单根“U”型硅棒一般长2.5米、直径13厘米,重约400kg,莫氏硬度7.0。需经破碎、分选(按品质)、包装后运至下一环节。
硅料破碎包装环节总体自动化程度低。硅棒破碎普遍采用人力将硅棒分段投入自动破碎机械破碎成碎块,包装环节以人力为主,人工破碎有以下四大弊端:
人力效率低下,1台产能3吨/小时的机械破碎机需要对应11人的人工包装线;实际人工包装线吨/时, 常规的生产应用在2条包装线袋/小时。
硅料扩产需求+收入高增提升硅料破碎包装自动化需求。硅料企业收入高增,自动化机械包装效率可达到1000~2000袋/时不等,企业愿意投入资金采购自动化设备,硅料破碎包装环节自动化需求迫切。与粉粒料不同,多晶硅属于不规则物料,处理难度极大。
硅料品质要求高:散料之间相互碰撞将造成表面缺陷,机械设备中的不锈钢、合金等中的Fe、Cr等元素容易污染多晶硅。
此后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已在块状多晶硅、粒状多晶硅两个板块内形成毛重式、净重式、预制袋式、FFS自制袋等多种单元组合的系列新产品。、公司将单元系统装备产品结合还原硅棒破碎、筛分磁选、AGV定向输送、计量及塑型包装、工厂物流等工艺,初步形成智能车间解决方案的能力,目前已与协鑫集团、通威集团、大全能源、新特能源、亚洲硅业、陕西有色、天宏瑞科、青海丽豪、宁夏润阳等国内众多新能源企业达成合作。
(1)多晶硅扩产情况方面,到2025年底,多晶硅产能达500万吨/年,即扩产约431万吨。存量人工产线将逐步进行自动化升级,即对应存量市场设备升级产能约50万吨。
(2)设备价值量方面,2022年8月13日,博实股份公告与新疆其亚硅业签订的重大合同,合同金额5200万元,合同标的为多晶硅全自动包装机(含多晶硅全自动包装机嵌入式软件)。
根据交货日期及客户名称,我们假设,多晶硅全自动包装系统价值量约为520万元,测算2021-2025年多晶硅全自动包装系统市场空间增量有望达22.4亿元。
矿热炉冶炼特种机器人市场空间广阔,有望成为公司的成长新引擎。矿热炉炉前工作环境恶劣,安全事故不断,换人需求迫切。
公司于2015年成功研发电石炉前作业机器人。目前应用于电石行业的出炉机器人、捣炉机器人正在快速放量,集成了别的设备的电石智能工厂业务也迎来3.6亿重大合同。公司正向硅铁、硅锰、工业硅等其他矿热炉领域扩展业务。
电石即碳化钙,由生石灰和焦炭放在电炉中加热到2000℃生成,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下游主要制品为PVC(聚氯乙烯)、BDO(1,4-丁二醇)、乙烯等。
以2015年为转折点,电石行业经历了扩张-出清两阶段。2007年我国电石产能1000万吨,2015年达到产能高点4500万吨。
无序扩张带来产能分散、开工率低、市场行情报价低迷、小电石炉污染严重等问题。国家采取限电、环保管控、石灰石限采等政策对行业产能来管理,逐步淘汰小散落后产能。根据《电石行业“十四五“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指南》,截至2025年,我国计划将电石年产能控制在4000万吨以下。
电石行业捣炉与出炉大多采用人工作业。捣炉是上料、冶炼环节的一部分,需要大量工人定时位于电石炉2楼炉口对料面进行疏松破壳、耙平料面和下料口疏通。若发生喷炉或塌料事故,将造成重大人员受伤或死亡和财产损失。此外,出炉作业需6-8人进行烧炉眼-开眼-捅眼-清炉舌-修眼-堵眼工作。
一方面,目前冶炼行业工人流失严重。部分原因为人工烧眼需要炉前作业,炉前的温度高、粉尘多,对操作工人的安全造成较大威胁。
另一方面,人工烧眼效率较低。液态下的电石的流动性差、易粘结,在烧眼的阶段会引起大量的烟尘,导致炉眼表面凹凸不平、形状不规则且能见度低,增加了人工操作的难度。
人工烧眼费时、费力、质量不稳定。近年来冶炼行业工人流失严重、流动性大,炉前工作自动化需求迫切。
公司于2015年成功研发电石炉前作业机器人。以出炉机器人、捣炉机器人为核心(目前量产出货),积极研发扩展巡检机器人、循环接料系统、循环接料系统、循环接料系统等电石自动化生产设备,提供全套的智能工厂解决方案。
出炉机器人可减少人工及耗材使用。根据《电石炉出炉技术差异化分析》(陈涛等,2019)数据,新疆某公司引进智能化出炉机后,工人数量上平均每班可减1.5人,电极棒、圆钢等耗材消耗大幅减少。
综合考虑电力消耗和维护成本后,采用出炉机器人的电石炉每年新增经济效益97.84万元。
除捣炉、出炉外,电石炉锅搬运、电石炉巡检等环节自动化程度也较低。目前国内尚无公司实现电石全流程自动化生产,公司正在投建电石矿热炉智能工厂示范项目,走在行业前列。
日本曾为电石生产大国,产线自动化程度高,技术成熟,形成了由电石炉自动出炉系统(RTM)、电石炉自动锅搬运系统(RAC)、电石炉料面机械化处理、电极生产状态测定系统和电石炉生产自动控制系统组成的自动化生产及运行管理系统。
电石智能工厂效益可观。保守估计,智能工厂全自动化产线万元/台电石炉的经济效益(该数据未考虑生产稳定带来的产量与质量提升)。
此外,公司也在炉前机器人向硅铁、硅锰、工业硅等其他矿热炉领域推广。电石、硅铁、锰铁、硅锰合金等工业原料均采用矿热炉进行冶炼,生产流程、作业环境具有相似性。公司设备在电石领域取得成功后,正在向其他矿热炉领域推广。
截至2021年,公司首台硅锰出炉机器人已在用户现场运行一年,总体运作状况良好,已完成验收,目前正针对首台机器人进行成本优化;硅铁出炉机器人、工业硅出炉机器人已完成样机试制,正在用户现场来测试。此外,公司积极布局钢铁智能制造。
2020年12月7日,公司与湖南华联云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华菱集团全资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钢铁智能制造业务合作,目前已在炼铁、炼钢、铁水转运、方坯连铸等多个工艺环节取得积极进展。
3.1.3、我们测算,“十四五”期间电石炉前机器人市场约为32亿元,电石智能工厂潜在市场约为291.14亿元
关键假设:(1)电石产能与电石炉功率:根据《电石行业“十四五“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指南》,预计十四五期间电石产能维持4000万吨不变,假设产线万吨。目前行业主流使用40.5MVA密闭电石炉,该型电石炉年产能8万吨。
(2)炉前机器人配比:出炉机器人:捣炉机器人:电石炉=3:1:1。每台电石炉共有3个出料口,每出料口配备1台出炉机器人。每台电石炉配备1台捣炉机器人。
(3)炉前机器人单价:依据公司过往合同与行业同类合同估算,出炉机器人、捣炉机器人单价(含安装调试)分别约200万元、40万元。
公司与君正化工签订电石智能工厂2.9亿合同。2022年4月7日,博实股份公告智能工厂业务首个重大合同,为君正化工“年产2×60万吨BDO及年产2×100万吨PBAT/PBS/PBT/PTMEG绿色环保循环产业一期项目乙炔原料项目”提供配套电石工厂的工程设计、炉前机器人、电石锅搬运系统、电石成品转运系统等成套设备和服务,合同金额超2.9亿元。
根据该合同,测算单电石炉改造成本约5823万元,电石智能工厂潜在市场空间为291.14亿元。
公司环保工艺与装备产品主要为工业废酸、酸性气体治理与循环再利用工艺及装备,可将化工生产中的工业废硫酸、含硫的酸性气体进行收集、处理,生成高纯度硫酸用于循环生产,对过程中释放的热能回收再利用,达到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环保和经济的效果。
博奥环境是由公司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2015年成立。2017年,博奥环境全资收购奥地利 P&P 公司,极大提升了技术实力和市场渠道。2019年起,工业废酸、酸性气体治理与循环再利用项目开启产业回报期,环保业务占公司营收比重一度高达19.13%。环保装置价值量高,营收受个别项目影响较大,近三年占营收比重呈下降趋势。
公司参股的博隆技术(持股19.2%)是提供以气力输送为核心的粉粒体物料处理系统解决方案的专业供应商,目前与企业存在购销商品方面的关联交易,且博隆技术主营领域(合成树脂)、主要客户(中石油、中石化、万华化学等)与公司业务有部分重合,公司与博隆技术以各自企业产品功能和核心技术在大型石化装置运行过程的不同环节可形成业务拓展和客户联动,公司未来投资收益预期可观。
思哲睿(持股13.4559%)是国内最早专门干手术机器人研发和产业化的科学技术创新型企业之一,主要客户包括中国人民总医院、哈工大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等多家医院和机器人创新企业,未来3-5年思哲睿持续的产品研制升级和性能优化将带动公司投资收益增长。目前博隆技术申请上市材料已于2022年9月获证监会受理,思哲睿在科创板上市申请2022年11月获上交所受理。
博实股份进入新行业、新领域,通常以关键单机设备(“点”)切入;在突破性解决行业痛点后,快速组成自动化生产线(“线”);随技术的积累和对行业理解的深入,进而完成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与服务(“面”),助力用户向数字化、智能化工厂升级。
打通生产场景与仓储场景,公司智能物流与仓储设备初露头角。与固体物料后处理、橡胶后处理智能制造装备衔接,博实股份拓展了智能物流与仓储设备业务,可实现智能识别、入出库仓储管理、物流转运、自动装车等智能功能。
移动搬运机器人(AGV)和全自动装车机是业务核心设备。公司AGV为叉车式,依照产品体积,我们将其与拥有行业领先水平的艾吉威的高位叉车进行对标。博实AGV运载能力已达行业领先水平,走路的速度优势明显。
公司全自动装车机可自动检验测试车厢位置,在给定车型、装车重量后自动计算码放层数和垛数,装车能力达2000-3000件/小时。目前公司物流与仓储系统占营收比重较小,产品单价呈下降趋势。
公司工业服务可分为三大类:(1)售后类工业服务:设备保运、维保、备品备件销售等;(2)运营类工业服务:生产一体化托管运营服务;(3)补充类工业服务:销售FFS膜卷、塑料助剂等。
售后、运营类工业服务与公司设备销售联系紧密,占营收比重长期保持20%以上。补充类工业服务非公司核心业务。
(1)成本上:化工等行业工作危险性大,对设备不熟悉易发生意外,若发生事故将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工人的安全教育和上岗培训成本也较高。
(2)专业能力及责任划分上,来自化工等行业的客户多为国企,对安全生产、降低事故率更为重视,愿意出让一定利润将服务外包给专业运营商。
2022年9月6日,博实股份公告与国能榆林化工的签订2.37亿元工业服务大额合同,服务内容主要为双聚产品及副产硫酸铵的包装运营,合同运营期限3年。公司与国能榆林化工保持有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公司2015年曾与神华榆林化工(现国能榆林化工)签订同类合同。本次合同系前述合同到期后正常续签。
公司产品服务一体化战略能带来稳定的服务收入,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同时增强客户黏性,促进公司其他相关设备的销售,成倍放大单客户价值量。
截至2022年12月20日,公司2022年度已公告重大合同金额总计近16亿元,相比2021年全年公告的5.25亿元增幅超200%,(公司产品的交付周期通常为6-18个月),对未来业绩形成强力支撑。
分合同业务类型和下业看:固体物料后处理设备增长明显,需求大多数来源于石化、硅料行业。国能榆林化工与公司签订2.4亿元工业服务大额合同,服务内容主要为双聚产品及副产硫酸铵的包装运营。电石炉前机器人逐渐放量,合同金额达3.6亿元。
2022年上半年,公司固体物流后处理智能制造装备、机器人及成套系统装备、橡胶后处理装备的产能利用率均超过100%,后两项业务更是分别达到了150%与200%。
2022年11月,公司可转债成功发行,这是公司自上市以来首次公开募资。此次发行,共募集资金4.5亿元,其中:1.6亿元用于机器人及智能工厂项目,建设周期为2年,建成后有望缓解公司的产能压力;9000万元用于矿热炉冶炼机器人及智能工厂项目,建设周期为3年。
公司下游需求旺盛,产能利用率高,2022年重大合同金额实现快速地增长,有望在2023-2024年陆续交付,支撑业绩持续成长。
(1)固体物料后处理智能制造装备、机器人及橡胶后处理业务与工业服务将为企业主要增长点;
基于以上观点,我们假设,固体物料后处理智能制造装备业务2022-2024年营收增速分别20%/46%/38%;机器人及成套系统装备营收增速分别达35%/33%/32%;橡胶后处理智能制造装备业务营收增速分别达38%/30%/28%;智能物流与仓储系统业务营收增速分别达5%/15%/20%;运营、售后类工业服务业务营收增速分别达25%/38%/30%;环保工艺技术及成套装备营收增速分别达-18.00%/20.00%/20.00%;补充类工业服务及其他营收增速分别达-10.00%/10.00%/10.00%。
我们分别选取特种机器人、光伏设备代表企业作为可比公司,其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39.0/25.7/18.7倍,公司当前估值水平低于行业均值。